深圳市云迪科技有限公司

(非本站正式会员)

深圳市云迪科技有限公司

营业执照:已审核经营模式:贸易/代理/分销所在地区:广东 深圳

收藏本公司 人气:73830

企业档案

  • 相关证件:营业执照已审核 
  • 会员类型:普通会员
  •  
  • 程小姐 QQ:3045757008
  • 电话:075521015360
  • 手机:15919480276

产品分类

您的当前位置:

深圳市云迪科技有限公司 > 新闻动态 > 怕不怕美国人哪天也不给你货?

怕不怕美国人哪天也不给你货?

发布时间: 2022/10/17 10:21:34 | 120 次阅读

三年前,另一家中国通讯公司Z.T.E被美国放入“XX清单”后,供应链几乎完全被切断。


H.W、Z.T.E是中国在通讯领域的“主力”企业,美国打压它们就是为了打击中国的5G乃至高科技产业,在毛衣战牌桌上获得更多筹码。


我们不得不承认此举必定会对企业造成短期的阵痛,但从长期来看,倒逼中国企业技术升级也会为国家芯片“造血式”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,国产替换将成为发展趋势。


5月17日凌晨,海思总裁深夜发表内部信,回应美国“实体名单”事件。至暗时刻,有挑战也有机会,一时间“国产替换”、“科技自立”成为很多半导体人心中坚定的呐喊。


在上周五的芯片超人课堂上,我们邀请了国产替换陈华、硬件超人“老莫”和半导体行业老司机鑫哥来聊聊:H.W在用哪些芯片?哪些“备胎”芯片转正了?国产替换还有哪些机会与难点?国产替换怎么做?


嘉宾简介


花姐,本次直播主持人,芯片超人创始人,采购“老兵”。

陈华,14年芯片推广应用经验(以欧美芯片为主),两年前开始主推国产芯片替换业务。

老莫,硬件超人,硬件工程师出身,曾服务于松下和TCL等企业。

鑫哥,芯片设计行业20年从业者,半导体行业资深老司机。

   



1

HW哪些“备胎”转正了?



据了解,H.W在“去A化”问题上,对内加大海思的投入,提高芯片的自给率,尽管在手机领域已经达到70%的芯片自给率,但是如高端射频、模拟芯片、FPGA、CPU仍然高度依赖美国。


  • 关键元器件提前备货,由半年拉长到两年库存周期;

  • 自2018年下半年起,华为开始放宽对供应商资格的条件,以应对出货量增长的局面;

  • 华为加强国内供应链选择,加大对国内供应商的购买力度。


陈华:我们将H.W产业链公司系统梳理了一遍,重点分析重点公告的公司。从数量上看,H.W供应商遍布,美国供应商数量多,70家供应商,美国33家,差不多占50%,其次中国24家。从产品类别看,H.W对美国芯片、集成电路、软件、光通信等厂商依赖度高,另外,其实H.W对美国的软件依赖程度也很高。


图片


有人对H.WP30手机做了拆解,手机里面大概有30多个组件,其中14个来自H.W海思,另外两个是不的国产器件。虽然手机的部件还是“欧美芯”,H.W海思零部件达到近一半,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示了H.W自给自足的“造血能力”


从替代的程度来看,如部分传感器、调制器、连接器可以用国产完全替代,代表公司有紫光、光迅、旭创、紫光同创、立讯精密、长盈精密、航天电器、中航光电;部分中低端芯片、硬盘等可用国产部分替代,代表公司有海思、展锐、汉天下、韦尔股份、圣邦股份;验证测试、部分光器件和软件、CPU、GPU、数据库等暂无国产替代,即使能找到替代,也只是美国的供应商。




2

国产芯片转正的机会与难点



国产芯片还有哪些转正的机会?如何做国产替换?


陈华:提到国产芯片,或多或少会有民族情节。国产芯片的替换路径大约可以分三个层次:原位替换技术替换创新替换


图片


原位替换:和原来产品的性能、参数、封装等兼容,即用A品牌替换B品牌,这种替换的驱动力大概率是缺货、降本等,替换周期相对短,平均在1~3个月。我做过快替换,从送样、测试到接单只有一周,当然这么快也是基于我们团队的积累和经验迭代。再简单的替换也需要做技术评估和供应链稳定测试,否则就是对客户不负责任。


技术替换:这种替换的技术难度比原位替换要高,驱动因素是现用器件性能上不能完全满足需求,或者客户的终端产品升级,也可以把这类需求看成是新的design-In,做法一致。


近期有一家做光电产品的公司找到我们,他们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,原来用国外某品牌的功率器件,做了1K套的试产,生产测试中有1片不良,客户找了2家第三方公司做不良分析,结论趋同:这是非典型问题,无法判定给出明确结论。


客户非常期待我们的做法能不一样,于是,我们和捷捷微一起协助客户解决问题:5块板子,2周,结果客户很满意。在和这个客户的商务合作层面上,我们之前只是等待的备胎,现在成功转正。


其实,技术替换,更深层次的是基于技术水平和积累提供的服务,我们已经有很多国产芯片的合作伙伴,也欢迎更多的芯片厂家加入我们,用技术服务替换产品,帮助顾客顺利解决问题。


创新替换:这种替换可以说是打怪升级的阶,技术服务%2B产品升级规划。刚好我们也有一个典型,我们有个客户做智慧养殖产品,他们团队在养殖行业有超过15年的经验,他们选择美国某品牌时遇到两个问题:

  1. 技术支持匮乏,因为他们还太小;

  2. 供应链不稳定,其中包含价格的不确定性和供货周期的不确定。


物联网应用的特点是碎、散、杂和需求海量,体现在供应链上就是需求的不确定性,客户担心在大批量需求涌现的时候,供应链上成本和交付的不确定性。


我们帮客户做了产品进阶的三级规划:

  1. 客户现有供应链的梳理,我们来确保其稳定性;

  2. 第二代产品的国产替换规划,技术实现和成本规划协同;

  3. 协助客户做第三代产品的预研规划,譬如芯片的整合、外观的优化等。


其实,我们在做创新替换的时候,更像一个老中医,望闻问切缺一不可。